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办“《四世同堂》与田沁鑫戏剧”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4-09-12 阅读次数: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办“《四世同堂》与田沁鑫戏剧”学术研讨会”

4月22日上午,“民族表达与当代叙述––《四世同堂》与田沁鑫戏剧”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行,活动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主办。

研讨会结合3月份在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举办的“田沁鑫戏剧演出季”活动,以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为重点,纵观所有作品,回顾导演历程,展开深入的对话与沟通。参加研讨会的有罗大军、刘方平、王一川、汪晖、张颐武、施旭升、沈林、余韶文、高秀芹、陶庆梅、丁超等专家学者。研讨会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田沁鑫导演参加研讨并积极对话互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认为,田沁鑫的民族化传承有两条线,一个是戏剧的民族形式转化,第二个是跟现代西方戏剧之间长期的对话关系。同时认为田沁鑫的戏中有艺术的张力和价值的坚守,“民族表达不仅有形式还要有价值判断,找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感受的出发点,这个点看起来很低,其实很高”。“在这些方面,你可以看到在田沁鑫戏剧里面,她对一些价值的坚守,这些部分其实是能够支撑起类似于像小崔这样的普通人也能站立起来的价值上的基础,在她的戏里你能找到紧张感。”

 

 

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院长王一川教授发言

 

 

与会嘉宾合影

 

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院长王一川教授以“重塑胡同里的北京魂”为主题,认为《四世同堂》中说书人的角色设置“有双重功能,一个是从符号形式看,传达京味的色彩,二是从意义上看,强化中国现代遭遇,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重塑一种新的京味文化。”同时,借助象征型、想象型、现实型的人物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四世同堂》里的人物群像,指出“这部话剧的气质在哪里?要打造现代北京魂,北京魂包含刚柔两个维度,可以说获得内外两个维度”。

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认为,“中国话剧的历史确实和现代国家民族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四世同堂》便把民族身份、民族认同问题推到日常生活里面,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现代民族这个观念,最后通过这个戏,你会发现你逃避不了。”“我觉得《四世同堂》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从一个家的角度,对民族和国家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思考”。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助理罗大军、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方平从艺术追求与市场需求的双赢上肯定了《四世同堂》的价值,认为“民族表达”是该剧的灵魂。北大出版社编辑丁超也认为“民族表达与当代叙述”在《四世同堂》里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从《生死场》到《四世同堂》,我们都看到了田导在这两方面付出的努力”。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用“历史记忆、民族悲情、史诗品格”来概括《四世同堂》的成就,指出,“一个很好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做加法,也可适当做减法,让戏更为震撼一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陶庆梅肯定了田沁鑫导演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要求”:“作为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导演,应该完成一个任务,当代中国人的舞台形象是什么?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北京青年周刊》主编余韶文认为现在文化工作者面临着几个困境,一个是体制内的导演要承担一些任务,一个是市场的压力,有些人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艺术尺度,但是《四世同堂》实现了“心”和“金”的统一。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戏剧》杂志主编沈林认为,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好在其“当代叙述”和对人物语言的重视。他强调,话剧创作不能太受演出时间的限制,希望田导“可以借助自己的文化资本,要求市场做一些妥协。”
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出版社编审、北大培文总经理高秀芹结合《四世同堂》的艺术感染力认为戏剧与小说、电影、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应该加强话剧艺术的推广,同时希望田沁鑫导演对北大戏剧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更成功地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价值。

北大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陈旭光教授做了《田沁鑫戏剧的空间美学和文化多样性》的发言。认为,“田沁鑫导演的空间感是一流的,自始至终呈现在整体结构中”,《四世同堂》是一部“老北平街头巷尾的流动的《茶馆》”。他还分析了田沁鑫导演戏剧语言的“电影化”特点。在其戏剧中,时空转换极为自由,“空间不仅是舞台的空间,还是心灵的空间和文化的空间”,戏剧主题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现代性。

最后,田沁鑫导演对专家学者的评论和观点进行了真诚的感谢和回应,介绍了自己目前的工作和近期创作计划,表达了自己对能够创作出更高艺术水平作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