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锐评】
今夏,《燃野少年的天空》获得了7月青春片和喜剧片票房第一的成绩;《盛夏未来》总票房已突破3.6亿元。青春题材影片的惊艳登场,跟Z世代(即新生代人群)观众的切身关注与情感共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互为表里的因果关系。对Z世代观影偏好的调查、分析、阐释,是包括电影领域在内的当下社会各部门都要严肃对待、认真展开的重大课题。这不仅是因为Z世代需要电影,更是因为电影需要Z世代。
最近几年,有关流量明星的负面事件接连出现,饭圈文化存在的一些乱象如疯狂氪金、无脑应援、网络骂战等,对Z世代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以影视为代表的青春题材文化产品,时而出现原创性缺失与后劲乏力的状况,延续着故事苍白、心理低幼以至“三观”有误、观众厌弃的疲态。如果业界和创作者不懂得Z世代的诉求,不能提供符合他们喜好的作品,便面临着让他们从影院持续流失的窘境。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Z世代有着非常独特的知识体验、文化经验与消费习惯,各大网络平台、文化媒体与影视机构,有条件和能力提供能为他们所接纳的更多优秀的作品,也更有责任和义务大力清理损害他们身心的各种乱象,建立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空间。
电影频道在业界和各大平台率先部署,系统引发00后和Z世代话题,试图从他们跟影院的关系及其观影偏好出发,在跟他们的对话沟通中,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选择,进而调整思路,规划将来行动。8月20日,1905电影网、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与M大数据、《今日影评》栏目联合发布了《Z世代观影偏好调查报告》,就“看电影是Z世代的圈层爱好吗?”“对于电影口碑,更信赖哪些渠道?”等问题,向1995年至2005年间出生、以三线城市为主的大量观众发放问卷,收回了3734份有效样本。与此同时,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也发起特别调查和访谈,从观影意愿、影片选择、个人兴趣以至票价设定、影院设施等方面,邀请年轻专家特别是00后观众参与讨论。
在调查报告里,几个关键数据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关于Z世代喜欢的偶像类型,除了“影视明星”和“二次元人物”分别以51.48%和32.19%占据第一和第四位之外,“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分别以46.44%和34.83%位居第二和第三。这不仅意味着Z世代观众并非人们想象中只知道个人好恶、沉浸于虚拟世界的人群,而是有着较为强烈的历史文化诉求与家国天下情怀。这对历史与政治题材影视剧的创意、生产与传播,以及饰演历史与政治人物的影视明星亦即“偶像”们的演技、艺德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的关注越大,责任越大,担子也就越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Z世代喜欢的影片类型”,调查报告显示,原本被寄予高度票房预期的影片样式如“动画”“动作”和“古装”等,仅以33.55%、33.55%和18.9%位居并列第六和第九,而“喜剧”“科幻”“青春”和“爱情”等类型分别以57.73%、45.00%、40.11%和37.39%高居前四名。这不仅印证了青春片及相关类型深受Z世代喜爱的观点,而且表明Z世代的观影偏好中,在较为强烈的历史文化诉求与家国天下情怀之外,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轻松娱乐诉求和人类未来想象。从表面上分析,Z世代偏好的“偶像类型”和“影片类型”似乎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但正是这种矛盾,凸显这一代电影观众感性的观影个性。
实际上,在《今日影评》节目里,就有00后受访者表示,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的诸多因素中,“剧情丰富”“内容有深度”和“情感共鸣”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Z世代电影观众不再单纯地被电影的视觉效果、流量明星或各种宣发手段所支配,而倾向于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信息路径,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决定是否购买电影票,并以此作为评价电影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这种拒绝不良引导,似乎充满个人感情的观影方式,是一种令人欣喜的主动选择,表明这一代电影观众开始具备日益成熟的电影观念、媒体素养和艺术鉴赏力,也对电影的质量和艺人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诚然,关于Z世代如何看电影的问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其错综复杂性远非一次调查报告就能洞悉。Z世代自身在观影偏好方面所呈现的新特质,也非几篇分析评论便能获得有效的解释。对于这个已有2.6亿人口、撑起了4万亿元消费市场的群体,还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的、基于更大样本和更多变量的调查和研究。毕竟,作为正在崛起的新经济和新文化的主体力量,Z世代与电影不仅共生,而且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本文发自光明日报 2021年9月1日 第15版,作者:李道新,系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副院长、长江学者)